“天使们”的药续上了 这背后是“拓荒者们”的故事
近日,《谁动了我孩子的药——1000多位罕见病天使综合征患儿家属的一封求助信》一文在各大平台发布。千余名罕见病患儿家长联名写信,呼吁社会关注他们面临的断药危机。
这些家长的孩子都是天使综合征患儿,因病大都会出现严重癫痫等症状。为了控制癫痫发作,大多数患儿每天都需要服用一款名为氯硝西泮的药。通常,家长们可以凭借医生开具的处方顺利购药,但从今年3月起,全国各地氯硝西泮的购买难度逐渐显现。多方求助无果后,家长们写下了这封联名信。
幸运的是,求助信发出不到1个小时,就得到了寇德罕见病中心的关注。在多方努力协调之下,药厂承诺尽快恢复氯硝西泮的供应。3月26日,“天使们”的救命药在长达两周的断供危机之后,重新上架。
作为天使综合征病友组织的负责人,张雪亲历了求药的整个过程。事后,她坦言,“经历过后,会觉得真刺激”。半开玩笑式的言语背后,却是千余名患儿家长在漫漫求医路上,五味杂陈的心路历程。
“就像是没有说明书一样,不知道该如何去抚养好孩子”
张雪别无选择地成为“拓荒者”
十年前,张雪发现1岁多的女儿呈现出意识慢、发育慢的特征。经过百般周折,女儿最终被确诊为天使综合征患儿。在那时候,医生对这个病的了解并不多,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难度,网上可查阅的相关资料也是少之又少。
毫无疑问,呈现在张雪面前的,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地。作为母亲的她,别无选择——成为一名拓荒者,在这片荒芜之地中闯出一条通往绿洲的路子来,让女儿能够得到正确有效的治疗,让她好好长大。
得了天使综合征的孩子,还有一个让人有些心疼的名字——“快乐的木偶”,因为他们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症状,行为呆板,不会说话,但会不分场合地笑个不停。
出门在外,这些略显“另类”的宝宝,似乎注定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。“这孩子是傻子吧?”“这么大,还不会说话吗?”……
面对周遭异样的眼光,张雪和其他患儿家长一样,多是无奈和痛心。“小的时候还可以骗骗人家,把孩子的年龄往小了说,那她不会说话也正常,但是长大了,就瞒不住了。”
看着比同龄人慢了很多拍的女儿,张雪感觉有些力不从心,“就像是没有说明书一样,不知道该如何去抚养好她。”
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个罕见的疾病,张雪通过网络找到了三名有类似情况的家长,四人组成了最初的患儿家长小群体。起初,大家会介绍各自孩子的症状,互相交流照护的经验。“找到了同伴,更安心了一些。”
慢慢地,一开始的小群体也逐渐扩大,从十人、百人,到如今的上千人,天使综合征患儿家长群俨然一个大家庭。
在患儿家长群不同扩大的同时,张雪和多名有经验的老家长,也在努力宣传推广,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疾病。将经验分享整理成册、组织科普讲座、到各大医院发宣传单、邀请医学专家见面交流……他们的愿望很简单——让更多人了解这一罕见病,让这个病的诊断治疗更加有经验可循。
“为了给孩子治病,我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,不希望让其他家长再经历这些。”张雪坦言。
在多方的努力之下,针对天使综合征患儿的专科门诊成立了,一改过去家长们“求医无门”的窘境。对照着成册的经验资料,患儿家长们对孩子的照护也越发专业。在得到正确有效诊断治疗和照护的情况下,这些“天使宝宝”们缓慢成长。
患儿家长群是个大家庭
家长们在交流中走出阴霾
在患儿家长群里,大家喜欢叫张雪“老大”。在家长们心中,她是那个勇敢有魄力的拓荒者,更是给予大家莫大精神支撑的大家长。在天使综合征之家里,家长们能获得让人安心的归属感。
“要不是遇到老大,找到这个患儿家长组织,我真的不敢想象自己现在在哪里,会过着怎样的生活。”来自新疆的倩倩,女儿在一岁半时就被确诊为天使综合征患儿。
到北京就医时,医生只淡淡地说了句,“要个二胎吧,这孩子活不过3岁。”
“感觉天都塌了。”身为母亲,倩倩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严重的时候,女儿一个月就会癫痫发作两三次,身体发紫,口吐白沫,呕吐不断。因为“天使宝宝”普遍存在的睡眠障碍,女儿可以“充电”5分钟,“待机”48小时。 “她常常是要到凌晨两三点才会入睡,她睡了,我也才能睡下。”有时候实在撑不住,倩倩也只能给孩子吃些安眠药辅助睡眠。
在多重压力之下,倩倩曾一度抑郁,期间,3次抱着孩子站到了15楼楼顶,想一起跳下去。“我3次寻死,孩子3次对我笑,一笑,我就破防了,心头一软,就抱着她哭。”
后来,在机缘巧合之下,倩倩加入了患儿家长群。看着群里家长们毫不避讳地分享困惑、袒露心声,倩倩也慢慢融入了其中,“原来,还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。”从一开始只会在群里默默观察学习,到后来会不时地和大家主动交流,倩倩也渐渐走出了抑郁的阴霾,变得积极开朗,“就像是获得了第二次生命一样。”
除了能在这个大家庭里找到同行者,家长们更能从群里学到照护宝宝的专业知识。对此,来自安徽县城的小晗妈妈深有体会。
女儿小晗今年3岁半,平时需要定期到康复机构进行训练。这些机构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发育迟缓、自闭、智力障碍的宝宝。
“这里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我们宝宝的病,自然也就没法进行比较专业、有针对性的训练。”小晗妈妈很清楚,天使综合征患儿就是一群“慢宝宝”,与康复机构训练的其他孩子相比,还要慢上好几拍。
“康复师针对1岁多宝宝进行的站立、走路训练,对于我们‘天使宝宝’来说,是很困难的事。他们的力量有可能还达不到标准,如果一味地让他们像其他宝宝一样去练习站立、走路,就很有可能受伤。”为此,小晗妈妈不得不选择家庭康复的方式。
这时候,患儿家长群便为她提供了不少可以遵循的经验。在家训练女儿的过程中,她有不懂的问题就抛在群里,很快就会收到家长的回复。“都是经验之谈,真的很受用。”此外,再加上群里大家分享的上千页的学习手册,小晗妈妈如今已经能自如应对女儿的照护和训练问题。
从自我封闭到上街宣传
家长抱团科普,期待特效药带来希望
一路走来,天使综合征患儿家长们从未停止过努力的脚步,他们坚毅而勇敢。
起初,面对他人异样的眼光、因不了解而产生的种种误解,他们也许会感到无助,会无奈叹息,会转身掩面哭泣。为了避免这些伤心时刻,他们会选择尽量不出门,尽量不去人多的场合,任病耻感将自己包裹,慢慢封闭自我。
在天使综合征之家里找到根,寻得安全感后,患儿家长们内心的力量也在一点点生长,渐渐让他们不惧世俗异样的眼光。
他们开始耐心解释,努力宣传,只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疾病,也更多地理解他们这个群体。虽然每一次解释,每一声呼吁,都像是展露出血淋淋的伤口。但他们不愿放弃,在他们心里,伤疤一次次揭开,又一次次愈合之后,结痂的地方只会越来越硬,最终变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壳。碰着,也不疼了。
“不努力,就不会有希望!”,这是张雪时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话。她知道,自己和团队的每一次努力,都会让天使综合征这一罕见病为更多人了解,同时也为针对这一疾病科学有效的诊断治疗带来更多的希望。
张雪欣喜地发现,天使综合征已经渐渐进入专业领域人士的视野中。近年来,国内外科学家、专家医生已经在开展这一罕见病的课题研究。而这也将为特效药的研制带来更多的希望。
“我们所有的努力,就是为了等到药物研制出来的那一天,等到我们宝宝可以开口叫我们一声‘爸爸妈妈’。”